2025, 22(5):1-6.
摘要:高光谱成像(HSI)通过捕获组织在多个窄波段的光谱信息,为消化道疾病诊疗提供丰富的生化与空间特征。 本文综述了 HSI 技术原理、系统构成及数据处理方法,重点分析了其在消化道的应用:在食管、胃、结直肠病变中,HSI 可无创检测早癌及癌前病变,提升诊断精度;在小肠缺血及手术中,能定量评估组织氧合与灌注。 尽管面临设备集成、实时成像及算法解释性等挑战,但随着硬件小型化和多模态融合,HSI 有望成为内镜下“光学活检”及精准诊疗的关键工具。
2025, 22(5):7-12.
摘要:结直肠癌作为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,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,构成了重大公共卫生挑战。 近年来,早期精准诊疗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,为及时干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。 在内镜技术创新领域,白光内镜、图像增强内镜等技术,结合人工智能显著提升病变检测的准确性;在新型生物标志物领域,利用外泌体核酸特征的检测系统具有 97. 4% 的灵敏度,以及 AUC 为 0. 981 的多组学整合模型,为非侵入性筛查提供了新的选择;在人工智能应用中,结合组织病理学和内镜特征的机器学习模型已被开发,有助于预测淋巴结转移。 这些多维度进展不仅完善了早期诊断技术,更推动治疗决策向精准化发展。
2025, 22(5):13-19.
摘要:胃肠道癌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,但传统内镜技术高度依赖操作者经验,存在漏诊率 高、观察者间差异大等问题。 近年来人工智能(AI)通过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技术,显著提升了消化内镜的精准性与效率。 尽管 AI 展现了优于人工的效能,其泛化能力、数据多样性、模型透明性及伦理责任界定仍存挑战。 未来需通过多学科协作、大 规模临床验证及技术优化,推动 AI 在消化内镜中的规范化应用,实现精准医疗的可持续发展。
2025, 22(5):20-24.
摘要:目的 探讨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治疗( endoscopic radial incision,ERI)对于食管术后吻合口顽固性狭窄的治疗效 果。 方法 纳入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 ERI 或沙式探条扩张器治疗(savary-gilliard's bougie dilation,SGBD)的 食管术后顽固性吻合口狭窄患者 66 例。 评估吻合口狭窄缓解效果及术中出血、肌层损伤、穿孔等不良事件。 结果 66 例食 管术后吻合口顽固性狭窄患者完成 266 次内镜治疗。 其中 30 次治疗为 ERI,236 次治疗为 SGBD。 ERI 组较 SGBD 组患者年 龄更高(P = 0. 017),术前吻合口狭窄直径更小(P<0. 001),狭窄段长度更长(P = 0. 001)。 ERI 组扩张后吻合口直径显著大于 SGBD 组(P = 0. 012)。 但 ERI 组手术操作时间明显长于 SGBD 组(P<0. 001)。 在缓解时间及手术不良事件方面,两组数据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 05)。 将患者按照狭窄程度进行分层,发现对于中重度狭窄患者,ERI 组在术后 1 月内、1 ~ 3 月、3 ~ 6 月、6 ~ 12 月及 12 月以上的随访观察期间,其狭窄短期再发生率显著低于 SGBD 组(P<0. 05)。 ERI 组肌层损伤发生率显著低 于 SGBD 组(P = 0. 025)。 结论 对于中重度顽固性狭窄患者通过 ERI 可以获得更好的扩张效果,并且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。
2025, 22(5):25-32.
摘要:目的 分析胃间质瘤(gastr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,gGISTs)患者内镜切除(endoscopic resection,ER)治疗 难度危险因素,建立内镜切除难度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。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ER 切除 gGISTs 患者 318 例,以 7 ∶ 3 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组(n = 222)和验证组(n = 96)。 以手术难度划分结局分为困难组和非困难 组,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。 在训练组中进行 Lasso 回归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筛选手术难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 列线图,并进行验证。 结果 经 Lasso 回归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筛选后结果显示:肿瘤生长模式、肿瘤直径、手术者经验、中 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、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为 ER 切除困难的独立影响因素( P<0. 05)。 多因素预测列线图模型在训 练组和验证组中的 AUC 分别为 0. 933(95% CI:0. 901 ~ 0. 965)和 0. 861(95% CI:0. 775 ~ 0. 947);校准曲线均显示预测值与实 测值拟合性良好,临床决策曲线表明在 0. 1 ~ 0. 9 阈值范围内有净收益率。 结论 肿瘤生长模式、肿瘤直径、手术者经验、 NLR、PLR 等因素与内镜切除 gGISTs 难度有关。 构建列线图模型在预测 ER 切除 gGISTs 难度的区分度和校准度较高,对手术 操作和术后管理有一定帮助。
杨淳喻 , 马岚青 , 张 磊 , 杨刚 , 吴玉萍 , 邓任迪 , 董向前
2025, 22(5):33-38.
摘要:目的 探讨不同食管形态的贲门失弛缓症(achalasia,AC)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(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,POEM)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取 2022 年 11 月至 2024 年 12 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 AC 并行 POEM 治疗的患者,根据日本食管学会出版的食管 AC 描述规则对食管的形态进行分类,其中直型食管组(St 组)27 例 (食管下长轴夹角相交呈≥135°),乙状结肠型食管组[Sg 组(包含 aSg)]13 例(食管下长轴夹角相交呈<135°),对比两组术 前、术中各类参数,并分析两组行 POEM 后的治疗结局。 结果 Sg 组症状持续时间、食管钡剂造影结果中的食管扩张直径、既 往接受过治疗的患者人数均大于 St 组(P<0. 05),两组 Eckardt 评分、性别、年龄、身体质量指数(body mass index,BMI)、发病年 龄、高分辨率食管测压(high-resolution manometry,HRM)资料、食管钡剂造影结果中的食管下端狭窄直径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(P>0. 05);两组手术时间、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 P>0. 05);两组术后 Eckard 评 分均≤3 分,且 40 例患者术前 Eckard 评分与术后 3 月及 6 月 Eckard 评分比较,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( P<0. 001),两组术前与 术后 Eckard 评分差值、术后 Eckard 评分、术后胃食管反流病(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,GERD)发病人数、术后住院天数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P>0. 05)。 结论 Sg 型与 St 型 AC 对比,其症状持续时间明显较长,并且既往接受过内镜下或外科手术 治疗的比例也越高,但临床症状可能并未随着疾病的进展而更为严重。 POEM 对 St 型及 Sg 型不同食管形态的 AC 患者均是 可行、有效并且安全的
2025, 22(5):39-44.
摘要: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白蛋白比值(neutrophil percentage-to-albumin ratio,NAR)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 动态变化及其对胃癌的诊断价值。 方法 2018 年 10 月至 2022 年 7 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胃炎、胃上皮内瘤变和胃癌的患 者,通过病历系统收集实验室数据和内镜数据。 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评估 NAR 与不同胃黏膜病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 系,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(ROC)曲线评估 NAR 对胃癌的诊断效能。 结果 与胃炎或胃部癌前病变患者相比,胃癌患者的 NAR 水平显著升高(P<0. 001)。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,NAR 与胃癌独立相关。 ROC 曲线分析显示,NAR 诊断胃癌的曲线下 面积(AUC)为 0. 65(95% CI:0. 63 ~ 0. 67)。 结论 在胃癌发展过程中,患者的 NAR 水平显著升高。 NAR 可能作为一种新型 辅助指标用于胃癌的检测。
赖文财 , 夏至波 , 冯小萌 , 黄滋涵 , 宁守斌 , 李白容
2025, 22(5):45-51.
摘要:目的 总结经气囊辅助小肠镜(balloon-assissted enteroscopy,BAE)对空肠和回肠动静脉畸形(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,AVM)所致小肠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。 方法 2016 年 4 月至 2024 年 12 月确诊孤立性空回肠 AVM 所致 小肠出血并接受内镜治疗的 20 例患者。 根据内镜干预方式不同,将患者分为内镜下硬化剂治疗联合止血夹组(硬化剂组)和 氩等离子体凝固术(APC)联合止血夹组(APC 组);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接受长期随访,评估其止血效果及再出血情况。 结果 20 例小肠出血患者经 BAE 诊断为 AVM,其中 16 例同意接受内镜治疗,2 例选择手术治疗,2 例拒绝干预。 在内镜治疗中 3、6、 12 个月再出血率分别为 18. 75% (3 / 16)、25% (4 / 16)、43. 75% (7 / 16)。 对硬化剂组和 APC 组进行比较,3、6、12 个月再出血 率分别为 27. 27% vs 0% 、36. 36% vs 20% 、36. 36% vs 60% 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 05)。 结论 BAE 下实施内镜治疗在空肠 和回肠 AVM 所致小肠出血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及较低的再出血风险;硬化剂联合止血夹与 APC 联合止血夹均为安 全、可行的内镜治疗手段,两者短期疗效相近,但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在远期疗效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。
2025, 22(5):52-58.
摘要:
2025, 22(5):59-65.
摘要:
2025, 22(5):66-71.
摘要:
2025, 22(5):78-82.
摘要:
2025, 22(5):83-89.
摘要:
2025, 22(5):90-95.
摘要:
2025, 22(5):96-99.
摘要:
2025, 22(5):100-104.
摘要:
2025, 22(5):105-108.
摘要:
2025, 22(5):114-117.
摘要:
2025, 22(5):118-123.
摘要:
2025, 22(5):129-132.
摘要:
2025, 22(5):133-137.
摘要:
2025, 22(5):138-142.
摘要:
2025, 22(5):143-146.
摘要:
2025, 22(5):147-151.
摘要:
2025, 22(5):152-157.
摘要:
2025, 22(5):158-161.
摘要:
2025, 22(5):162-166.
摘要:
2025, 22(5):167-170.
摘要:
2025, 22(5):171-175.
摘要:
2025, 22(5):176-179.
摘要:
2025, 22(5):180-183.
摘要:
2025, 22(5):184-188.
摘要:
2025, 22(5):189-193.
摘要:
2025, 22(5):194-198.
摘要:
2025, 22(5):204-209.
摘要:
2025, 22(5):228-231.
摘要: